- 信息時間:2025-05-30 11:05
- 瀏覽次數:
5月21日下午,由張家港市檔案館、張家港市檔案學會聯合主辦的“民藏匯‘檔’,共筑文脈——民間藏品數字化建檔”專題座談會順利召開。
張家港市委黨史辦、市博物館、市文保中心和非遺保護傳承中心(文化館)、市城建檔案館、市收藏協會等單位相關領導、檔案館業務科室負責人,以及來自全市的十多位民間收藏家、民間收藏研究者代表,以及蘇州大學檔案管理領域專家參加了座談會。
會議認為,民間藏品作為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注腳,承載著極高的歷史、藝術與文化價值,是檔案資源體系的重要補充。檔案部門要主動作為,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,堅持“政府主導,藏家主體,社會參與,科技賦能”原則,明確建檔對象、分類標準與管理路徑,推進專題數據庫建設與成果推廣,助力打造具有張家港特色的民藏資源保護與利用新樣本。
會議強調,要以此次座談為契機,以民間藏品數字化建檔為基礎,持續推動民間藏品資源開發利用,具體工作舉措包括:建立健全民間藏品工作推進機制,組建專項工作小組,搭建協作網絡與溝通交流平臺,強化統籌協調、資源整合與工作聯動;完善科學的分類標準體系,實現官方標準與民間實踐的兼容,明確建檔范圍、類別、方式、要求;推進民藏資源專題數據庫建設,強化數字技術支撐,深化資源整合與分級授權開放利用,提升成果的服務能力與資政價值;挖掘藏品背后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內涵,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讓珍貴記憶資源真正實現“藏而不匿、藏有所用”。
此次座談會的召開,標志著張家港“民藏匯‘檔’,共筑文脈”行動邁出了重要一步。下一步,市檔案館將依托此次座談成果,主動搭建平臺,積極推動建立民間收藏者工作網絡,分門別類開展數字化建檔,建設專題數據庫,強化文化價值挖掘與成果轉化。通過制度化、標準化和數字化手段,切實把民間藏品資源優勢轉化為服務社會、賦能文化經濟發展的現實力量,讓散落的文化“星火”匯聚成照亮歷史的明燈,推動國家記憶向社會記憶轉變。
作者:張家港市檔案館 孫靜